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近期,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捷报频传。截至8月26日,已有10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发射升空,产业进入密集组网关键阶段。对于卫星互联网,你了解多少?它与6G有哪些关联?如何保障网络安全?未来应用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光明网推出“卫星互联网·三人谈”系列深度报道。
————————
“卫星互联网·三人谈”系列①
嘉宾:
王尚广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计算机学院院长
权小文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网络空间测绘专委会副主任、盛邦安全董事长
林广荣 银河航天星座通信系统架构师
王尚广(左)、权小文(中)、林广荣(右)
焦点1:何为卫星互联网?与卫星网有哪些差别?
权小文:什么是卫星互联网?简单来说,卫星互联网就是以卫星为接入手段的泛在互联网接入服务网络。它利用在轨卫星作为中继节点,将地面用户终端与互联网骨干网络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宽带通信、数据传输、视频流、物联网等多种应用。
以前的卫星网和现在的卫星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卫星网是采用卫星解决通信、导航及遥感的通信网络,一边是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一边是客户端、服务端;卫星互联网则有多个接入端,通过互联网传输连接到卫星网,所以它的组成由原来的“两段路”变成“三段路”。这是卫星网与卫星互联网的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它们的覆盖范围和应用目标完全不同。
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发射现场。图源新华社
焦点2:卫星互联网有哪些优势?
王尚广:相比于地面上的通信网络,卫星互联网的优势非常突出:它的覆盖性非常广,地面上每一个基站的覆盖面是有限的,虽然地面能够组网,但在一些偏远地方,以及海洋、地球两极等,地面通讯或许难以覆盖,而卫星互联网就能实现很好的连接。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发生了一些特殊的灾害导致地面网络瘫痪,都需要卫星网络来支援。这是卫星互联网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焦点3:卫星互联网如何助力6G?
王尚广:卫星的覆盖范围很好,当我们把基站放在卫星上,一个卫星上的基站相当于可以实现地面上几十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和能力提升。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加、火箭复用技术的突破等,到6G时代,卫星的成本会降下来。所以,把基站放在卫星上,是未来6G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焦点4:为何手机直连卫星将成为一大趋势?
林广荣:手机直连卫星已经成为商业化卫星通信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规模化可以驱动技术迭代,手机直连卫星只有面向大众市场,有足够的用户量,整个系统才会拥有生命力。未来,大众对于泛在网络的需求会不断提升,市场前景也会驱动人们加速涌入,包括地面终端设备商、卫星运营商等“入局”,从而推动技术的融合与突破,加速卫星“大众消费元年”的到来。
焦点5:算力跟着卫星“上天”有何用处?
王尚广:为什么要提出天算?算力上卫星是怎么来的?首要的是来自于通信发展的需求。上层的业务和应用繁荣,离不开底层算力的支持。所以卫星互联网连接完成之后,会在其上部署业务和应用。6G的一个愿景就是“业务上天、服务在轨”,作为数智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6G就像3G、4G、5G一样,要满足人的基本通信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算力做更好的支撑。
随着技术迭代与应用拓展,卫星互联网不断走进大众视野,离我们越来越近。这张“太空网络”将不断补位地面通信,也将为数字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撰文:孔繁鑫 摄制:曾震宇、刘昊、张晨昊、殷新宇 配音:赵鹏超
光明网网络安全频道&数字化频道出品
“网络强国·百人谈”更多内容
欢迎扫码关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