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8月1日,三家平台企业先后发表声明,称抵制无序竞争,共建行业良好生态。
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给这场“外卖大战”敲了警钟。但如果没有系统性反思、制度性约束,低价竞争的“外卖大战”仍可能重演。
这场内耗式的“外卖大战”,没有赢家。如一些电商平台为抢占市场份额,先后共计宣布向外卖市场投入800亿元补贴,让商家以低于成本价倾销商品,甚至不惜捆绑中小商家加入价格战。其他一些平台被迫卷入这场“外卖大战”。新平台为了抢占市场,“烧钱”入局,制造大规模超低价竞争。低价竞争并不能让平台获利,只会让平台在这场“外卖大战”中两败俱伤。
外卖补贴会让消费者选择外卖,对堂食商家造成冲击,还会降低餐饮行业的利润,让餐饮企业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值得注意的是,平台企业的做法可能带来不正当竞争,导致餐饮行业陷入恶性循环,影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而商家成了“外卖大战”的“马前卒”,价格战对中小商家带来了影响,却难有所获。“外卖大战”兴起,商家利润微薄,商战结束后,习惯使用补贴的消费者反倒会不适应,容易把低价当成正常价格,从而抑制消费需求。
对消费者而言,最终从“外卖大战”中换来的也不是实惠。当商家利润下降,服务质量、餐品质量等都可能大打折扣,还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外卖大战”折射了平台企业间竞争激烈的现状。行业竞争并非坏事,反倒是好事。有竞争才有发展,要在竞争中促发展。关键要能引导行业规范竞争、良性竞争。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价格法修订正当其时,对于当前“外卖大战”带来的“内卷式”竞争能够发挥约束作用。
归根结底,“外卖大战”不过是一场“价格战”,平台企业要良性竞争才能行稳致远。要让平台企业在一定的方圆内良性生长,而不是野蛮发展。要把行业竞争的这把“火”烧好、烧对,成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长远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要让行业摆脱“低价战”的“内耗”,需要行业自律,更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及时防范与阻止行业恶性竞争,引导行业步入良性竞争,才能“以战止战”,才能给各类形形色色的“低价战”画上“止战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