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DeepSeek·深一度”系列①
接入“朋友圈”不断扩大、全球知名科技公司负责人频繁“点赞”、日活突破3000万……仅用一个春节,DeepSeek应用火爆全球。其中,DeepSeek对端侧AI的影响备受行业内外关注。
“DeepSeek由于其开源和低成本,极大拉低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门槛。”浙江财经大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二级教授姚建荣认为,各行各业,将会迎来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热潮。
在采访中,多名业内人士表示,DeepSeek为端侧AI落地应用进一步打开想象空间,端侧AI发展有望加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低成本、轻量化加速DeepSeek“入端”
在DeepSeek之前,电商行业已经开始广泛应用AI赋能工作。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介绍,微盟面向企业客户推出AI应用产品WAI Pro,TikTok则测试AI真人广告功能,探索AI电商新模式。此类案例不胜枚举。
如今,DeepSeek发展一日千里,“朋友圈”呈现不断扩容趋势。公开报道显示,国内外主要的云厂商纷纷接入DeepSeek模型,以提升自身在AI时代的产品竞争力;国内三大运营商已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加速AI普惠的进程。
除了“上云”“进厂”,多家券商和分析机构纷纷表示,DeepSeek等低成本开源模型的出现,将显著加速端侧AI的应用。
姚建荣介绍,一般认为,端侧AI是指在本地设备上直接运行和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的技术。这种技术不需要将数据发送到云端或外部服务器进行处理,而是利用设备内置的AI芯片和软件来进行智能任务的处理和决策。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观察发现,在过去,由于AI模型庞大复杂等原因,端侧AI的普及性和功能拓展有限。“这些瓶颈的突破正是DeepSeek引领潮流的关键”。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认为,DeepSeek爆火后,多个行业和领域已经开始积极拥抱端侧AI技术,包括智能硬件、汽车行业、安防监控、金融领域、制造业等。
洪勇介绍,基于DeepSeek的特性,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在尝试部署DeepSeek,以借助其大模型能力完善自身业务,避免依赖云服务的高昂成本。
“消费电子行业是目前最积极拥抱端侧AI的领域。”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认为,DeepSeek的出现,降低了AI模型训练和部署的门槛,使得更多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部署AI应用,推动了端侧AI的快速普及,也加速了AI技术的落地步伐。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小毅也表示,DeepSeek提供了价格亲民的大模型接入服务,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语音助手、聊天机器人等开发套件,将会吸引众多个人开发者和小微企业投身创新,进一步繁荣电子消费市场。
“由于数据在本地设备上处理,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有助于增强用户对智能设备的信任,进而促进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劳帼龄表示,这或将为出海的中国“智造”带来更多全球化机遇。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AI手机展台。新华社记者 周琳 摄
个人本地化部署需关注安全问题
随着DeepSeek持续火爆出圈,很多人开始不满足于网页端和App端上使用DeepSeek,而尝试将DeepSeek进行本地化部署。本地化部署是指将DeepSeek的AI大模型安装到本地计算机内,不依赖网络或云服务。
“不久前,我将DeepSeek的R1模型部署到了个人电脑上。”AI爱好者王羽告诉记者,网络端运行响应速度较慢,并且访问量过大的时候,时常出现“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这类字样。
值得一提的是,教人部署DeepSeek也成为了一门生意,一些平台上架了相关“教程”。
记者观察发现,近些年,许多厂商提供了完善的个人本地大模型部署方案,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我下载的是R1-8b的模型(80亿参数),参看网络教程,十来分钟就能够部署完成。”王羽介绍,因为自己的电脑性能一般,因此没部署DeepSeek更大尺寸的模型。
公开资料显示,DeepSeek-R1的最大参数版本为6710亿参数。对于个人硬件设备来讲,本地部署大模型存在性能局限,在表现方面不如云端大模型。同时,本地存储的模型权重存在被逆向工程或物理窃取的风险,需要依靠加密技术和安全的硬件设计来保障。
“本地接入,对硬件有一定要求,也会增加数据管理的难度。因此,本地接入不要一窝蜂进行,要看具体的应用和需求。”姚建荣建议。
个人私有化部署,也带来了安全问题。Ollama是一款当前可以方便获取并运行大模型的工具。不久前,奇安信资产测绘鹰图平台监测发现,8971个Ollama大模型服务器中,有6449个活跃服务器,其中88.9%都“裸奔”在互联网上,导致任何人不需要任何认证即可随意调用、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这些服务。奇安信方面建议,使用DeepSeek及类似大模型的用户应尽快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技术的安全部署和稳定运行。
使用一段时间本地部署的王羽也认为,小尺寸的模型体验并不是很好,回复的速度有点“卡”,有时候也并不准确。
相较于其他终端,PC具备生产力工具属性,用户更加追求性能体验,是承载更大规模本地模型的首选终端。本地部署的热度下,AI PC有望迎来销量增长。联想、惠普、华硕等电脑品牌纷纷推出AI PC,这种新型PC搭载有专门处理本地部署AI大模型计算的处理器芯片。此外,华为昇腾、摩尔线程、壁仞科技、天数智芯等国产GPU卡已经适配DeepSeek。
刘兴亮认为,随着端侧AI应用的扩展,硬件厂商将会加大对AI加速器的投入,以提供更强大且低功耗的计算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端侧AI的性能和普及性。
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电脑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物理对象与数字信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用户内容。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产业链协同将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除了PC、手机等小型终端设备,最近一段时间,DeepSeek也开始席卷车圈,车企打响AI“抢位战”。2月6日,吉利汽车方面宣布,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完成深度融合。2月7日,岚图汽车方面也宣布,其智能座舱已经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种种迹象显示,DeepSeek正在为应用端的AI落地进一步打开想象空间。
中信建投研报称,DeepSeek作为开源AI大模型,云厂商或应用厂商可以选择进行本地化或云端部署,预计将拉动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算力服务提供商、私有云/公有云服务商等有望获益。
洪涛推测,国内厂商纷纷接入DeepSeek或提供相关支持,一方面可以扩大DeepSeek的创新应用,另一方面也会加快延长DeepSeek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利益链、创新链,加快其生态链的形成,为“DeepSeek的综合发展和链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小毅表示,DeepSeek凭借技术普惠与生态开放,正在重塑端侧AI的消费与产业逻辑。其核心价值在于降低创新门槛,让AI从单纯的“技术展示”转变为切实的“场景赋能”,最终推动数智化消费在全民层面的广泛渗透。
“整个AI产业链在本地化场景的支持和标准化建设方面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洪勇建议,DeepSeek的广泛应用必将对国内AI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好“配套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DeepSeek逐渐成为主流,DeepSeek可能会开始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与此同时,DeepSeek可能会进一步开放其技术平台,与更多硬件厂商、开发者、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端侧AI技术的创新和落地。此外,通过开源或者合作伙伴计划,DeepSeek也能够吸引更多开发者和厂商加入其生态,从而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时代扑面而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快速发展,为我们带来解锁更多原创性创新,走向世界科技最前沿的好时机。
光明网网络安全频道&数字化频道出品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撰文:李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