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2024年6月6日,中国迎来5G商用牌照发放5周年。5年来,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370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超8亿,万物互联惠及千行百业和社会生活。5G时代网络安全怎么保障?5G和AI“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5G下半场如何演进?6G将展现怎样的“万物智联”新图景?最近,我们邀请多位互联网、通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创业精英,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5G商用5年来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5G商用这五年”系列观察
“5G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保障网络性能,挖掘更多5G应用场景被行业所关注,与此同时,5G终端设备与AI大模型结合是大势所趋。对于6G时代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标准建设,中国也正在稳步推进。”在接受光明网采访时,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虚拟运营分会副秘书长、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这样说。
记者:在5G快速发展的当下,行业主要关注哪些话题?
刘启诚:随着各行业对网络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运营商的5G网络能否满足需求很关键。因此,在技术方面,大家会关注网络承载能力,行业也正向着这个方向推进研究,如从5G到5G-A。
此外,在应用层面,如何将5G技术充分落地到各行各业,应用到车联网、低空经济、工业、物流等领域,这需要通信行业与具体行业的需求对接,确保网络能力与场景应用匹配,并实际提升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回顾5G商用五年来,行业用户与通讯行业之间的理解和合作逐渐加深,预计未来5G的发展将与行业需求更紧密地结合,产生更多实用的应用。
记者:如何看待5G终端设备与本地AI大模型结合的趋势?
刘启诚:现在很多手机品牌都在向智能化靠拢,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强调自己的AI能力,包括苹果最近发布的AI产品。
一方面,手机厂商觉得没有提及AI作为卖点,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手机作为小型计算终端,内含GPU和CPU,加上AI的发展,手机与AI大模型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各大厂商都在探索通过AI技术,让手机更好地服务于各种应用,比如日程、出行等。大多数应用还是基于手机本身的,未来发展情况还有待观察。
记者:5G时代,网络安全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刘启诚:与3G、4G和固定网络相比,5G连接的终端增多,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人们更加担忧网络安全。尤其在工业和关键基础设施领域。
目前,许多行业已经采取了物理隔离等措施来增强网络安全,如积极利用专网技术。专网是运营商帮厂商打造专线网络,在安全的防护上相对比较严格,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公网,减少了安全风险。此外,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也在积极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对于终端接入和网络应用的防护。
记者:从5G过渡到6G,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刘启诚:按照以往来说,移动通信技术约每十年更新一代。5G正处在发展的中间阶段。通常在此时期,下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工作开始加速。实际上,6G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年,产业界对6G的讨论也相当热烈。
目前,全球范围内6G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技术路线尚不明确,主要在6G愿景目标、应用场景、基本指标、潜在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技术方面,5G的一些技术其实是6G技术的“下沉”,这些技术也正在5G时代被探索和实践。如“天地一体”移动通信能力,当前已经有所尝试。
在标准建设方面,国际电信联盟(ITU)和3GPP等组织正在推动5G到6G的标准演进。中国在5G技术上有深厚的储备,所以在这方面拥有较强的话语权。(记者 李飞 实习生 马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