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王一涵) 11月1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针对当前国家部署推动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进展及后续举措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现场答记者问。
姚珺表示,推动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对强化应用需求牵引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工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场景牵引、市场主导、因地制宜、示范带动,重点围绕三方面推动“三新”落地应用提档加速。
新技术推广方面,遴选第一批共计111项先进适用技术,鼓励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予以推广。2024年以来,工信部会同财政部开展两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共支持全国46个城市加快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
新产品落地方面,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推动电子制造、矿产冶金、石油化工、轨道交通、船舶装备等领域重大技术突破新产品规模化应用。2015年以来,共支持2975个保险补偿保单、安排保单资金135.7亿元,为各类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新场景应用方面,开展工信部领域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指导地方建设63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推广百余个典型应用案例,培育万余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以示范引领带动更大规模场景应用。
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部署,加强部门协同,着力做好场景创新、开放共享、供需对接。具体包括遴选一批标志性、创新性、适用性强的新技术新产品,挖掘开发一批潜力大、效益强、价值高的新场景,培育一批场景创新促进机构,举办系列供需对接活动,打造供需对接平台,以场景应用牵引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