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王一涵) 11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就近日公开发布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相关情况介绍。据悉,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定的《实施意见》于11月7日对外发布,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
会上,李春临首先阐释了“场景”概念。“场景是源于影视领域的概念,近年来被引入经济、社会、科技和产业等领域,可理解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性应用的具体情境。在场景中进行系统性验证,既有技术产品、配套基础设施的‘硬验证’,也有商业模式、制度改革的‘软验证’,可说是体系化的‘社会性中试’。”另外,以发布会场景举例,对比以前记者拿笔记录,而现在有无线麦克风、同声传译、机器转录等新技术新产品会更便捷,这些应用就是场景缩影。
他指出,现实中部分新技术新产品因缺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临“英雄无用武之地”“书架上的创新成果到不了货架上”的困境,而场景“为新兴事物提供展示应用的舞台,加快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如指南针从司南到航海罗盘再到现代磁针,正是通过丰富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巨大人口规模,场景已成为关键创新资源,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现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综合性创新载体。”
李春临表示,我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取得成效,但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制约着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制约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制定《实施意见》出台目的,通过场景培育和开放这种新方式,发挥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拓宽拓深市场准入,畅通要素自由流动,优化新业态新领域的发展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试金石”,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发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加快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实施意见》提出多项创新性政策措施,李春临介绍有四大关键内容。
一是明确场景培育和开放的主要领域。包括打造一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制造、交通等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应用场景,推出一批矿山、应急等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领域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五个方面。
二是明确场景开放的主要路径。要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强化示范引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也就是说,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积极推动场景培育开放,形成各类主体协同、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
三是提出促进场景开放和公平高效配置的主要举措。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健全场景资源供需对接方式,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推动铁路、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以及运动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场景培育和开放,努力实现场景资源公平高效的配置。例如,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开幕式首次采用“高可靠市电+新型储能在线”主供方案,不再使用大型柴油机微网主供,为大型赛事保供电开辟新路,属于重大活动对新技术应用的场景体现。
四是强化场景培育和开放的政策支持。加强各类政策协同配合,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通过中央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场景配套基础设施予以支持。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地区落实《实施意见》。“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围绕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及时跟踪评估场景培育和开放效果,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有效推动场景培育和开放、促进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李春临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