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面对新的技术浪潮与产业变革,互联网企业如何以创新为引擎,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跃升?在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企业家论坛上,快手联合创始人在谈及上述问题时,结合快手实践,分享了三点体会。
杨远熙表示,一是创新土壤丰厚,是中国企业的技术底气;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企业才有生命力;三是创新既要深耕本土,更要走向世界。
“创业14年来,快手始终是一家以AI为内核、以创新为驱动的科技公司。”杨远熙表示,从开辟短视频赛道,到探索直播电商新业态,快手持续探索技术和产业的创新融合,赋能产业提效升级。
回忆起可灵AI的研发过程,杨远熙表示,项目启动之初,国外尚无面向公众的同类产品,充满不确定性。事实证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强大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加上快手在音视频领域长期的技术沉淀和人才集聚,最终带来了惊喜,释放了创新动能。
“可灵AI的突破让我们坚信,创新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科技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加上对关键技术敢于‘下注’,一定能抓住崭新的发展机遇,释放技术和产业创新融合的更大势能。”杨远熙说。
据介绍,截至今年7月,可灵AI全球用户已超过4500万,已与2万多家企业及开发者达成合作,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影视创作、广告营销、游戏制作等多元场景,从内容创作工具,向重塑视频工业生产链条的新质生产力引擎进化。
而随着AI技术普惠性发展,单纯技术领先已不足以构建“护城河”,真正优势来自于将AI深度嵌入到具体业务、产品和工作流中。对此,杨远熙表示,快手不断将AI能力向产业场景延伸,加速构建一个全面智能化的内容与商业生态体系,从内容生产、分发与推荐再到电商搜索、广告自动出价等场景。
“只有创新才是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固内核和不竭动力。”杨远熙认为,正是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基因,产业创新驱动的成长动能,让团队拥有了更坚韧的生命力。“相信凭借竞争中锻造的创新能力,中国企业将以开放姿态走向世界,定能驶向AI新浪潮的星辰大海。”(雷渺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