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张晨昊 李政葳 赵鹏超)9月8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高林介绍,今年网安周的技术高峰论坛上,将发布一系列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成果。
高林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也给国家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尤其是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有很多新的发展和变化。对此,中央网信办也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相关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今年网安周高峰论坛上集中发布。主要成果共有三项:
一是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去年网安周期间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以来,人工智能安全形势又有很多变化,比如新的高效能轻量级开源模型的应用和智能体的普及,都推动人工智能迅速向行业领域发展。《框架》2.0版继承和发展1.0版风险应对思路,动态调整风险分类,优化完善防范治理措施,提出人工智能失控风险的应对准则,推动人工智能协同共治、普惠共享。
二是《政务大模型应用安全规范》。当前政务领域大模型应用快速发展,为此中央网信办也研究制定了《政务大模型应用安全规范》,主要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采取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强化大模型应用输入输出安全管控能力建设,提供统一的参考标准和依据。为“人工智能+”行动在政务领域落地提供安全保障。
三是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结果。这个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三年,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参加测试活动的范围更广,这个活动由中央网信办会同交通运输部、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民航局等共10家单位共同组织,设置7个场景,有200多个团队参加测试活动。今年会遴选出利用人工智能开展网络安全产品技术研发的最优秀的团队,会在大会论坛上集中进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