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科技迭代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正从技术突破迈向生态共建。近日,首届 “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以“智联空天地,共筑新生态”为大会主题,搭建起跨产业协同的高端对话平台。
本次大会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汽车工作委员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质生产力机器人分会、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汽车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合体主办,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定向邀请了低空经济、汽车行业、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100余位代表参会,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专家学者、投资机构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多项产业协同成果的发布,为三大领域的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低空飞行器的网络化、智能网联汽车的电动化、人形机器人的自主化,正在重构人类对空间与时间的认知。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智慧交通事业部负责人、九三学社交通运输部支社主委钟南主持会议并表示,探讨聚焦三大领域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以加强形成新的生产力,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持续发展。
政策筑基,构建跨产业协同框架
当前,我国积极推动三大产业在标准制定、测试认证、数据共享等领域打破壁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低碳发展部主任李德芬阐释了产业政策如何为技术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为产业实践提供清晰指引。她提到,2024年国务院印发《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支持无人机物流在偏远地区、应急运输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为无人机物流规模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也为民航局颁发首张无人机运营许可证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技术、管理和监管等多维度构建严密的安全保障体系来说,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OTA)管理,新规提升智能网联安全门槛。此外,2023年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目标,锁定2027年,将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技术扬帆,从单点创新到跨领域系统集成
“把 1000 米以下空域变成可规划、可运营、可投资的‘立体城市’,意味着地产、交通、物流、文旅、能源等传统产业将重新孵化出新就业岗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羽提出,以场景切入实现“点”突破、系统建设实现“面”上摊开、整体迭代实现“立体升级”三步走的发展路线体系。类比 2015 年自动驾驶的“上路困境”,低空经济同样需要“准入指南+测试示范”体系化破题。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国列举了实现多车、多场景、多应用的自动驾驶整车开发,涵盖其功能规范化,如汽车行业数字化开发工具、规划化能量管理、标准化测试场景;还有测试多元化,如软件仿真、实车场地、场景一体化测试等方面。
谈及人形机器人核心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质生产力机器人分会秘书长谭维佳分享,目前产业链发展为既要智能化又要硬件好,从相对成熟的工业化机器人转变为应用自由度更高的人形机器人,实际还面临很多情况下智能相关的认证,以及商业化落地等未来趋势。
机制创新,政产学研金服用有效融合
从应用场景到实践方案,PTV集团展示的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同步优化航线、车流、机器人路径,展现了系统集成的强大潜力。六分科技IoT解决方案的高精度定位服务与数字地图,赋能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环境感知与空间理解能力的核心价值。正如王羽建议,三大产业在感知、决策、控制、通信、能源等环节的共性技术需求,仍需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
为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研究室兼职研究员、投资服务平台副主任闫婧看来,必要的高效协同创新机制,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创新投资模式与金融支持体系,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共建成果,五大课题擘画协同发展新篇
为产业政策制定、技术标准建立、产品评价体系完善及未来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大会正式发布五大重点研究课题,包括《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低空飞行器指数及测试评价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指数及测试评价研究》《人形机器人指数及测试评价研究》《低空飞行器-智能汽车-机器人协同创新发展路线图》。
同时,启动建设“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新质生产力五库联动,涵盖项目库、专家库、企业库、基金库、创新载体库全面共享。标志着服务于三大产业协同创新的综合性资源集聚与共享平台正式构建,将有效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此外,会上《“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发展白皮书》启动编制,以系统梳理融合现状与未来路径。
蓄力融合,立体化智能生态蓝图
随着《低空飞行器智能化技术及应用研究》白皮书现场发布,为低空飞行器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一个立体化智能生态的轮廓逐渐清晰。
与会代表还宣读了《中国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发展十大倡议》。聚焦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构建完善的标准法规体系、共建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深化多场景融合应用创新、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培育复合型专业人才、创新多元化金融支持模式、弘扬协同创新文化等十大方面,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低空飞行器的翅膀、智能汽车的轮子、人形机器人的关节开始协同运转,让无人机与无人车接力,把包裹从云端直送掌心,而每条产线标配“工友”人形机器人,昼夜无缝协作。未来2030年所见,覆盖所有城市区块链数据银行像隐形水网,实时调度算力、能源、算法,让创新资源随需而流。(记者 王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