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机器人不光会说话,还能端咖啡、拿饮料。”北京中关村·ART PARK 大融城,不少市民驻足。他们眼前的,是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银河太空舱。
每台太空舱最小仅需9㎡空间,可全天候自主运营,售卖饮品、小食、文创、药品等高频消费品类,兼容冷藏/冷冻等多种商品形态;单舱预计日均服务人次可达2000、订单量达500单,周边人流预估提升30%-40%,有效激活区域活力……
由海淀区“科技发布厅”系列活动发起,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商务局、海淀街道办事处、海淀区融媒体中心支持,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主办的银河太空舱全球首发仪式7日举行。全球首个城市级、常态化运营的人形机器人示范区落地海淀。
2025年,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的措施》,明确提出要围绕消费、零售、文旅等重点场景,加快构建可落地、可推广的新型服务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作为回应城市现实需求的实用型产品。在传统便利店难以覆盖的城市边角区域——如交通枢纽、老旧小区、景区街角和夜间场景,它能够以更低成本、快部署的方式提供高效服务,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密度与消费便利性,契合“构建便民一刻钟生活圈”的政策导向。
银河太空舱由银河通用自研的机器人 Galbot 运营,可完成语音接待、下单支付、精准抓取与商品取送,实现“无遥操、全流程自主”。银河太空舱还将结合不同区域特色,定制提供文创产品、地方特产等多样化商品和服务。
银河太空舱也是消费场域的引力点。它具备天然的话题性和聚客能力,能够为项目带来稳定人流、社交关注和消费动能。其商品结构远超传统自动贩卖机,不仅可陈列超300种不同品类,还在持续探索更多“机器人+商品”的组合创新。
当天,“十城百店”合作伙伴计划启动,将以北京海淀为起点,逐步覆盖更多城市的街区、景区、商圈、交通枢纽等典型场景,构建一个可快速部署、可持续运营的城市级智能商用服务体系。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银河通用创始人及首席技术官王鹤表示,在超大城市高人流密度、高商业价值核心区域的落地也是对技术实力最好的验证。
未来几个月,银河通用将以北京为起点,在更多城市打造百个银河太空舱。当机器人便利店像公交站一样普及,当科技服务像水电一样随手可得,一个被具身智能深度重塑的未来社会正在成型。(记者 李政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