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学生的论文里标点符号全角半角格式,昨晚弄到半夜也没弄好,我建议他们用‘豆包’试试,结果很快就做好了……”通过这一段切身体会,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张立平分享了AI对于教学转型带来的影响。
当前,AI技术与教育深度耦合,教学将突破传统知识传授边界,逐渐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素养培育。
近日举行的AI重塑英语教学主题研讨会,以“技术赋能教育 创新驱动变革”为主题,由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与北京师大明德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深度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为教育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到,将AI作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AI赋能英语教学呈现三大突破。”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秘书长王燕说。她分析认为,一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实现从规模化教学向个性化培养的转变;二是依托智能化工具推动课堂从“知识灌输”向“自主建构”转型,可助力学生夯实基础、提升学习效能,在减轻重复性学习负担的同时,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三是借助技术手段打破地域壁垒,让偏远地区共享优质资源,同步降低师资成本。
据了解,由北京师大明德文化发展中心研发的学比邻AI学习体系,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设计核心模块,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当天,还发布了学比邻AI智能英语2.0版本,全新搭载三大核心功能模块——跨文化交际场景模拟(覆盖108种真实对话情境)、智能模块化学习系统(精准定位知识薄弱节点)、教师智能助手(实现课堂数据可视化管理)。
张立平坦言,传统英语学习面临个性化不足、资源单一等困境,而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VR/AR等技术,可实现学习路径定制、发音智能纠错、跨文化场景模拟等创新应用。
“AI重塑教育教学革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成刚也表示,AI 正基于人类身心发展规律重构教育模式,推动Learning2.0时代向游戏化、互动化、个性化演进。
北京师大明德文化发展中心执行主任王战兵,深度解构了英语教学演进轨迹,直面传统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深层矛盾。才博教育董事长、原金山WPS副总裁杜建平也认为,教育科技产品需兼顾技术前瞻性与教学适配性。(记者 李政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