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孔繁鑫)5月17日下午,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办的“数字转型创新、智绘健康未来”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马丁·泰勒(Martin Taylor)表示,人工智能是医疗健康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的工具”,但其应用必须基于道德原则与善政,以实现安全、公平的卫生服务目标,避免扩大健康不平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马丁·泰勒(Martin Taylor)。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马丁·泰勒强调,世卫组织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卫生领域的伦理与治理,已发布《卫生领域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治理》等指南,并将数字卫生和人工智能列为战略重点。“人工智能必须是安全和公平的,它应该缩小而不是扩大卫生不平等。”他认为,善政的核心在于确保技术应用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尤其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马丁·泰勒介绍,世卫组织与中国正在九个城市推进“以人为本的综合保健方案”第二阶段试点,将人工智能和数字工具融入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目标是扩大初级卫生保健覆盖、加强慢性病管理,并计划向全球推广成功经验。此外,世卫组织还与中国学术机构合作,共同参与全球数字卫生规范与标准的制定。
针对未来发展,马丁·泰勒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以人为中心,确保人工智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求;第二,投资人工智能要保证公平,战略投资必须缩小卫生保健差距,推动普惠发展;第三,加强监管,动态治理和监管必须跟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在不阻碍创新的情况下保护患者和隐私。他表示,政府、行业和国际合作伙伴应共同努力,通过共享数据、研究和最佳实践,加速安全有效的人工智能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