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智算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版图。4月15日,在2025酒仙桥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以《智算产业的新发展与挑战》为题发表重要演讲,深入分享了智算产业现状与趋势展望。
何宝宏认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技术的边界,大模型训练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越发迫切。数据决定人工智能的上限,算力则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底线。多模态大模型需要算力、存力、运力的深度协同,推理场景则更强调实时响应,这些都对智算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开启了算力革命的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算力政策经历了从早期聚焦算力中心布局与节能优化,到中期强化东西部协同与“东数西算”,再到现阶段重点转向自主可控与绿色低碳的深刻变革。工信部的“点链网面”战略更是明确了算力产业的发展路径,从单节点提质增效到多节点串珠成链,再到高速网络互联,最终全面赋能产业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步伐加快,我国算力规模增长迅猛,智算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国产芯片在制程、算力和生态建设方面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短期高效供给受限;二是存储架构面临多模态数据治理、存算效率及安全风险等挑战,无法满足海量数据资源增长对先进存力的需求;三是智算集群进入1/10万卡时代,技术、标准、生态方面亟待推动智算网络建设;四是基础设施能耗问题凸显,算电协同体系亟待深化;五是智算产业生态初建,行业垂直应用层面存在数据隐私敏感、高质量数据集匮乏等问题,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
面对诸多挑战,智算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破局路径又在何方?何宝宏认为,从技术演进方向来看,智算产业将从追求极致性能转向“高性能+普惠型”双轨并行。低成本算力模式的出现将推动AI大模型的算力需求从训练侧向推理侧倾斜。同时,存储技术也将迎来革命性突破,新型存储介质将成为未来存储领域的发展方向。网络架构也将全面升级,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性能需求。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构建“算力—电力”协同模型将成为行业共识。构建“上游芯片厂商突破关键技术,中游智算服务提供商完善算力服务市场,下游则聚焦高价值场景”的新生态。(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