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智能算法驱动的变革中,出版社面临着“智能知识生态构建者”的战略转型机遇与阵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智能科技浪潮下,出版社如何挣脱传统枷锁,拥抱数字化转型?
在近期召开的2025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出版部门主任联盟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筹备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出版”主题,分享技术创新与实践案例。《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从数字教材的智能升级到AI审校系统的精准应用,从多模态内容生成到个性化阅读服务,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依托优质资源 深融AI技术
数字教材是教育信息化转型的核心载体,院校培养标准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推动了数字教材的发展。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数字教材部副主任徐建美认为,数字教材不仅是知识内容的载体,更能辅助教学实施和评价,具有多元化功能,支持更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数字教材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优势更为凸显,为教育数字化提供了重要抓手。数字教材建设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合,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依托优质教学资源,数字化工具正助力院校突破传统教学边界,积累特色课程资源,为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支撑。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商其坤介绍,依托iPublish数字教材出版平台,外研在线打造数字教材出版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智能化、校本化、场景化的数字教材体系,为数字教材编写、审核、出版和监测提供全方位的工具及服务支持,提升数字教材的出版质量与效率。
此外,外研AI教师助手升级,通过深度融合DeepSeek的深度语义理解与外研在线外语学科数据资源,外语教育领域“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学情分析—个性化反馈辅导”全链条外语教学智能中枢形成,使AI真正成为外语教师的“效率加速器”与“创新实践伙伴”。
今天,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给全球范围内各行业、各领域带来了数字革命和产业升级。外语教材出版也要响应数智融合发展的行业之变。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王芳认为,数字化和智能化使得知识载体向多模态升级,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在资源组织方面的特性与优势将更加突出。“MOOC等资源形态不断拓宽知识的边界,推进教材解读去中介化,让教材的解读不受制于师资水平差异,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王芳表示。
应用AI大模型 搭建智能审校场景
智能审核系统在出版业中的应用涵盖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文档的审核,这些功能有效提升了编辑的工作效率和内容质量。
北京信工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吉晶认为,利用最新的大模型技术,通过上下文识别和语音识别功能,显著提升了出版社编辑的效率和内容审核的准确性,整体效率提升可达30%到40%。
此外,通过知识库外挂和行业微调等策略,满足了出版社不同场景的需求;通过接入国家文化数据库等资源,可以获取行业信息,优化营销策略和参考文献查询方式,从而大幅减轻工作量并提升效率。
吉晶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模型训练的关键在于语料库的正确性,出版社因其出版内容的准确性,天然具备构建高质量语义库的优势。然而,未经许可使用出版社内容进行大模型训练会有侵犯版权的风险。因此,出版社应通过寻找小切口,即特定领域或主题,训练专属的大模型,以保护自身权益并持续提升模型能力。
AI大模型在智能审校场景中有哪些应用实践?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张晓娟介绍,该公司研发的文修校对大模型,在简繁互译、繁体文本校对、古文标点纠错等特定场景审校方面均有良好表现。文修大模型在出版行业应用场景还包括“质检校对”辅助审读、“数字内容”辅助审读,可以对视频画面、字幕、文字、声音等进行校对,对错别字、语法差错、知识差错、拼音图文一致性等进行基础审核,对敏感元素、黑屏、地图等进行内容审核,最后自动生成审读报告。
AI大模型正重塑出版全过程,促进内容生产方式变革。同方知网数字出版中心项目经理何朝辉告诉记者,在创作方面,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论文写作、图书出版、音视频制作的现象已非常普遍。在出版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出版机构完成组稿、编辑、审校、排版、发行、评价等。在服务方面,用户可以通过与人工智能直接问答得到所需知识。
AI编辑助手也可以针对出版机构的业务需求,为编辑、校对和发行等人员提供智能化的选题策划、作者推荐、智能写稿、稿件审校、AI阅读、知识问答、知识溯源以及自建知识库等服务。何朝辉表示,同方知网智能审校系统依托知网海量数据资源和多年审读经验,辅以AI大模型、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内容安全解决方案,可以完成问题识别、内容比对、编校检查、自定义检测等功能。
智能跨界 从相加到相融
近年来,腾讯在出版行业数字化与AI融合的探索上不断发力。腾讯研究院每年发布的数字科技发展图谱,展示了智能计算、审计、交互和连接等技术与出版行业的强关联性。
聚焦数字化底座建设、数据治理与价值挖掘、AI技术应用以及营销策略,目前腾讯正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并通过腾讯云平台输出技术,服务于出版行业,推动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AI融合,形成全新的知识应用范式。
AI大模型背后的数据集和知识库往往能以更准确、便捷的方式提供内容,这构成了智能体系的核心应用场景。同时,出版社也需利用大模型提升效率与用户体验。
腾讯云智慧传媒行业解决方案专家张宇明强调,出版社可以通过大模型提升效率,AI在陪伴价值上的应用有待挖掘,例如通过智能体实现与出版物角色的交互、通过数字互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等。他认为,出版业需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的应用模式和市场空间,通过技术创新,助力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数据集和知识库以及数据对接在提升出版效率方面至关重要。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网络数媒部副主任王子敬提醒出版单位,要多关注数据中台和模型的交互支持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重新定义出版行业的全产业链,对此,出版业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重新定义业务模式,以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记者 李美霖 见习记者 蒲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