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六十九届会议(CSW69)于3月10至2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顺利举行。今年,聚焦审议和评估《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发布三十年来的实施情况以及第23届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成果。在此期间,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以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方式举办了以“‘北京+30’背景下促进妇女经济赋权:体面工作与性别包容型政策”为题的高级别边会。
图为联合国妇女署亚太区域办公室妇女经济赋权研究与数据专家Cecilia Tinonin作线上报告
本届汇聚中国、肯尼亚、马耳他等国的政府代表,以及学术界、民间社会组织、妇女组织和私营部门的代表齐聚一堂,关注就业领域,共同探讨如何满足妇女和女童具体需求、化解脆弱性。会议研讨反职场性别歧视的法规政策、创新策略、可推广的实践,以及打造包容职场、推动妇女经济赋权的政策建议,以此释放妇女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潜力和社会发展。
会议召开之际,正值全球对《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实施三十年的回顾与评估。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代表安思齐(Smriti Aryal)指出,女性就业权及其工作权益是保障妇女福祉的基石,不仅关乎性别平等,更深刻影响其健康、教育及生活质量。“在迈向2030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和主动性,采取共同行动。”她强调。
图为发言嘉宾现场合照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赵晖提出,“以数字赋能推动女性全面发展,在网络空间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持续开展妇女数字素养教育与技能培训,推动和帮助女性数字就业创业,倡导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为女性经济赋权提供支持与服务。”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李昌徽(Chang-Hee Lee)则呼吁,无论女性从事的是有偿还是无偿的工作,共同构建一个每位女性的劳动价值都被认可和重视的未来,为女性赋权使其蓬勃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驻会副会长梁彦从企业责任角度指出,消除职场性别歧视与偏见不仅能增强员工幸福感,更能提升生产力与经济活力。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郭晔总结中国经验时表示,《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解决妇女面临的结构性障碍奠定坚实基础,要以前瞻性、技术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推动跨领域合作,精准回应不同妇女群体的需求。
现场主旨报告,由联合国妇女署亚太区域办公室妇女经济赋权研究与数据专家Cecilia Tinonin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杨慧分别介绍了“北京+30”审议中关于包容发展、共同繁荣和体面工作的新启示,以及2020年以来中国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的政策措施与成就。
图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杨慧进行发言
此次边会上,发布的多份报告揭示关键挑战与路径。联合国妇女署《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年后妇女权利回顾》中强调,需在低碳经济转型、技术变革、人工智能发展中保障性别平等,优先投资综合照护体系,包括完善带薪照护假、普及全生命周期照护服务,并改善非正规就业妇女的劳动权益与工作条件。圆桌环节,马耳他国家平等促进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肯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映诺社区发展机构的代表互动分享,探讨了促进体面就业和应对工作场所性别歧视相关政策举措和项目实践。
图为现场会议圆桌环节发言嘉宾拼图
本届会议呼吁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方采取行动,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推动妇女实现体面工作,构建性别包容环境,尤其聚焦面临多重困境、遭受交叉歧视的妇女就业与生计问题,全力加速落实《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确保在发展进程中,构建不让任何一人掉队的未来。(光明网记者 王一涵 文/联合国妇女署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