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一年,中国科技创新又有新突破
首页> 数字化频道> 产业·技术 > 正文

这一年,中国科技创新又有新突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2-31 16:27

  2024年,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国内首台1.2万米深智钻机成功交付,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竞相涌现的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中国科技勇攀高峰的每一个坚实脚步,也为全球科技进步、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首个”“世界第一”不断涌现

  在一家中国制造企业的工厂内,机械臂在汽车上飞舞,除了几个坐在屏幕前的主管外,现场几乎没有其他工人——西班牙《日报》网站近日报道的这一富有科技感的画面,在如今的中国已不是新鲜事。

  11月下旬,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在工业机器人密度方面,中国以每1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的密度,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路透社指出,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国际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自动化技术发展,在2019年以来的短短几年间,成功将机器人密度翻了一番。

  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是中国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年,中国科技创新突破不断、成果丰硕: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中国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壤中发现分子水;“中国天眼”核心阵试验样机开工建设……这一年,一项项“中国首个”“世界第一”不断涌现,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就点亮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个高光时刻。

  英国《经济学人》报道称,中国在科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全球顶尖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撰文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5G、电动汽车、机器人和无人机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数字技术投资者和用户之一。中国风投行业势头正劲,致力于培育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创新能力。

  黑山Meer杂志刊文认为,中国是全球新兴数字技术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市场。近年来,中国大规模运用新兴技术,包括人工智能、5G、物联网和区块链等,并进行大量投资,为其经济增长和全球影响力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中国在遗传学、核聚变、太空探索和应用量子物理学等方面成果显著,在航天技术领域具有优势,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根据澳大利亚智库的一份报告,在44项关键技术中,中国有37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向好,智能、绿色转型持续。11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60.6%、13.9%;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1.1%和10.9%。

  俄罗斯《劳动报》引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相关内容称,在中国,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已建成,其中421家已培育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示范工厂得到应用。

  科技实力源自资金、设备、人才等多方发力

  8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去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也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报告指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去年的24个,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创新发展展现出强大动能和广阔前景。

  中国科技突破不断涌现、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动力从何而来?

  英国《经济学人》认为,中国科技实力提升,主要源自资金、设备和人才等三方面发力:资金方面,自2000年以来,中国研发支出增长了16倍,中国在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方面投入巨大;设备方面,中国在科学设备上进行大手笔投入,中国顶尖研究机构的实验室装备精良。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灵敏的伽马射线探测装置、最强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人才方面,中国政府一直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中国现在雇用的研究人员比美国和整个欧盟都要多。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报道称,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崛起是经济、教育和科技政策协调发展的结果,所有这些政策都致力于让中国成为创新强国。中国政府强调,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优势。中国一直稳步增加研发投资,并鼓励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和苏州等城市发展创新集群。这些集群汇集了大学、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促进了学术界、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政府为这些产业集群提供先进基础设施和税收优惠政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称,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领域加强自力更生的创新,是中国长期愿景的关键。中国正在向“以创新驱动的、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转型。

  德国《青年世界报》网站刊文指出,新质生产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科技进步和研发,中国决心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参与进来,并鼓励企业与中国经济的主要发展目标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启动新一轮专精特新支持政策,支持1000多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

  美国《纽约客》在报道中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为例称,中国政府坚持提供产业支持,鼓励本土企业与外企合作,这些举措助推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应用推广。

  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

  科技无国界。中国在持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开放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

  2024年,从嫦娥六号搭载国际载荷探测月球,到“蛟龙号”接受外国科学家参与科考,一次次国际合作的成功实践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共谋发展、共享成果写下生动注脚。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刊文称,嫦娥六号搭载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国际载荷,一同进行科学探测,为探月国际合作树立典范。

  黑山Meer杂志刊文称,在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国宣布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科学知识和成果,进一步向世界传递了合作、开放、发展的理念。

  2024年,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朋友圈”越扩越大。目前,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8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巴西《论坛》杂志网站报道称,这些协定促进了知识和尖端技术的交流。

  中国良好的创新环境也吸引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3月,美国苹果公司宣布增加在华投资,将在上海、深圳两地扩建及新增应用研究实验室,以支持产品制造。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技术优势是中国吸引苹果投资的重要原因。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刊文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西方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已经成为创新的摇篮,其成果应用在全球各地销售的产品上。

  外媒普遍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有利于中国,也将造福世界。

  侯赛因·阿斯卡里认为,中国主张合作共赢,与其他国家分享创新成果。例如,在基础设施领域,作为全球铁路、港口、桥梁和隧道建设的引领者,中国持续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分享相关技术;在绿色发展领域,中国大力研发清洁能源技术,帮助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向绿色发展转型;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国帮助世界多国将地球观测和通信卫星送入轨道,并将中国空间站打造成全人类在外空共同的家。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报道称,近年来,中国绿色低碳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不断上升,且专利申请覆盖绿色低碳技术的所有领域,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创新能力,也凸显了中国解决全球环境挑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随着全球迫切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中国在绿色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为国际合作创造了重要机会。通过分享专业知识和技术,中国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更具弹性和包容性。(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严瑜)

[ 责编:刘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90亿

  • 悉尼歌剧院点亮“中国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