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继AI大模型后
今年以来
具身智能成为科技界新的热点话题
近日
比亚迪发力具身智能
最新招聘人才的研究方向
涉及人形机器人等
智元机器人对外宣布
“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
……
具身智能
AI技术的集大成者
1950年
被称为“AI之父”的
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
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
首次提出“具身智能”
这一概念
顾名思义
是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
赋予它们具有像人类一样的
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
与传统的人工智能相比
具身智能更加强调
物理身体、环境感知与反馈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的
可感知周边环境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已进入路测的自动驾驶汽车
都可被视为具身智能的雏形
值得一提的是
人形机器人也被称作是
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
人形机器人正在
大模型催化下加速产业化落地
如特斯拉Optimus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等
也在积极引入AI等技术
具身智能
加速前进
当前
除了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外
中国的比亚迪、华为、广汽集团、
美团、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
都在积极布局相关产业
在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
40余个大模型及垂直模型
10余个具身机器人等集中亮相
在人形机器人专区
来自全球的
人形机器人企业
现场展示在智能交互、运动控制、
工业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关数据显示
2023年全球具身智能系统
市场规模为35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到9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5.2%
业内人士表示
具身智能领域
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
应用的不断拓展
具身智能产品
将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
智慧医疗、智能服务等
多个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
面向未来
业内人士表示
在技术方面
要通过优化算法、提高硬件性能等方式
采用加密技术、数据脱敏等手段
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
此外
也要制定
具身智能技术伦理和道德准则
加强对具身智能技术的监管和评估
确保其行为
符合人类道德和价值观
撰文:赵鹏超、孙新武 编辑:李飞、李汶键 统筹:李政葳
参考:新华社、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经济参考报、证券日报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光明网数字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