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青岛9月2日电(记者张武岳)一片看似普通的白色纱布,遇水之后,迅速变成凝胶状物质,能够很好地贴合伤口,止血抑菌。这是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壳聚糖可吸收手术止血产品“术益纱”。“该材料在人体内7天左右即被降解,降解产物氨基葡萄糖可被人体吸收。”公司董事长聂仁克告诉记者。
广阔海洋之中,大量看似无用的螃蟹壳,正是“术益纱”的原材料。据聂仁克介绍,螃蟹中的甲壳素纤维带有正电荷,有抑菌作用,还能促进细胞再生。他们在螃蟹壳中提取甲壳素,再从甲壳素中进一步提取壳聚糖,以壳聚糖为原料开展研发。凭借这一“黑科技”,他们推出壳聚糖基可吸收手术止血材料、创伤止血材料、组织修复材料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高端创新产品,打造海洋生物材料医疗健康护理体系。
2022年,博益特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创新,在做好高端医疗器械开发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壳聚糖材料医学应用科技高度和终端市场产品应用度,塑造产业优势。”聂仁克说。
海洋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是支撑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关键。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提出建立“4+2+4”海洋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改造提升海洋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旅游、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依托众多海洋“黑科技”,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这一赛道亮点颇多。
在位于山东青岛城阳区的逢时科技透明工厂中,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所有机器依照设定的程序工作,整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透明工厂占地18000平方米,总投资近5000万元,南极磷虾油制品生产规模国内领先。”逢时(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一飞介绍。
公司董事长高以成说,他们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创建科研共同体,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8项,已获得30多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9项。自2018年公司创立至今,销售年复合增长率达341%,产品复购率达40%。
“磷虾产业在欧美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在中国虽然是新兴产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姜国良告诉记者。
如今,青岛已发展成为南极磷虾科研力量及加工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当地还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国家实验室等科研项目,形成系列技术成果,推动了从资源探测、生态捕捞、船载加工到陆基精深加工的南极磷虾全产业链技术进步。
据悉,青岛还将出台更多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