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正在持续迭代发展。近日,“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徐汇召开。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国内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上海将支持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的研发,推动大模型在金融、教育、医疗等典型领域的垂直应用。
人工智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上海已形成一批产业创新成果。开幕式上,有多项最新大模型及大模型驱动的智能硬件宣布首发。此外,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开发的“书生·浦语”大模型已经开源发布;上海有24款大模型进行了备案,多款人形机器人也即将发布。
从ChatGPT到Sora,从“文生文”到“文生视频”,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的持续突破激励着广大创业者。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大概有两百多家做大模型的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抓住下游的应用需求是突围方向之一。
开幕式上,两个上海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对外发布,分别是大豫园元宇宙超级场景和助聋门诊场景(基于手语大模型的交互式数字人手语翻译)。这些重大应用场景技术集成度高、行业影响力大,将人工智能、元宇宙、机器人等技术集合在一起,更具牵引效应。
上海市副市长陈杰表示,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开源开发的力度,探索大模型的新型开源和推广模式,以降低广大创新创业团队、中小企业等大模型训练的门槛,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性、标志性的应用场景,来牵引大模型在金融、教育、医疗、制造等典型领域的垂直应用。
除了应用牵引,生态塑造也是上海大模型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在大会举办地上海徐汇滨江地区,一二期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模速空间”已经成型。作为上海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自去年9月投入运营以来,吸引60余家上下游创业企业入驻,覆盖文娱、办公、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场景试验田、应用孵化器的显著特征。
“当前,‘模速空间’内已有15家单位通过国家网信办大模型备案,数量上占到全国的约20%。”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表示。推动大模型产业加速跑,“模速空间”还部署了算力调度、开放数据、评测服务、金融服务、综合服务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必要的要素保障。
以数据为例,高质量数据是大模型产业发展的“燃料”。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开源数据平台,协同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建设工作,“模速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大规模、多模态、高质量的开放数据。目前,联盟已有50家成员单位,发布数据总量近5TB,总下载量近14万次。
面向未来,大模型产业的发展仍有许多挑战。以算力为例,人工智能专家、微软原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谈到,发展大模型产业,算力是门槛。随着大模型参数的增加,对算力的需求几乎是几何级增长。
对此,上海已明确,未来将加强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智能芯片关键技术和应用适配,打造更多元开放的智能计算生态。同时,完善标准体系、安全准则、伦理规范,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据新华社电 记者 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