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549.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460.05亿元,占比83.7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2.99亿……一系列数据,彰显我国电影市场红红火火,电影产业强势复苏、活力迸发,电影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短视频、短剧等新形式、新媒介的兴起也对国内电影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近期,行业专家学者、知名制片人、导演等齐聚新浪潮论坛年终特别场,就电影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如何稳步发展展开探讨。
正视“碎片化”,打造好内容
当前,“碎片化”改变了新一代群体、年轻观众、用户获取内容的方式,这与拥有完整场域的影视消费有着明显区隔。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监制黄建新表示,碎片化内容会让人特别容易满足,陷入信息茧房,人们不能平和分析,甚至丧失分析能力。
笨小孩影业联合创始人、知名制片人李亚平表示,现在电影被切成几百个碎片,还会被二次加工,改成和剧情人设完全不符合的情绪释放出去,这可能导致营销和导演之间产生冲突。
“电影创作人要考虑观众的欣赏习惯,反思创作内容。”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导演李少红认为,碎片化是一种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如果影片质量不吸引人,可能观众会放弃观看。创作人员需要更关注观众放弃作品的原因,以及作品表达的内容能否更加吸引人,怎么更加吸引人。
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认为,面对碎片化现状,电影从业人员要学会拥抱其积极的部分,接受新事物发展,影视公司应当提升碎片化的管理意识,市场操作人员则要落实碎片化任务执行的精准性。
2023年,《孤注一掷》凭借“新的信息量、新的感受力”两新,带给观众极强的新鲜感。监制、策划人、影评人谭飞认为,电影创作应当正视碎片化内容消费,找到与之相处的办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电影本身更加强大。
脱离“套路化”,探寻深度共鸣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与生活习惯、社会结构,尤其是节假日有密切关系,久而久之,贺岁档、五一档、暑期档等电影档期在电影市场中慢慢形成。选好档期是电影票房成功的关键,如何做好档期营销?
猫眼娱乐高级副总裁、猫眼影业总裁张博认为,定档是一种可以计算的相对逻辑,在档期的排兵布阵上,应考虑到类型差异和消费者对影片的定位、市场认知。他举例,《满江红》这类有流量开局的大制作、大成本作品更适合大档期,票房表现有喜无惊。《扬名立万》《拯救嫌疑人》这些作品的票房相较于大档期作品略逊一筹,但在冷档期中却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
《消失的她》导演崔睿也认为,好的电影有时也能带动所谓比较冷的档期。相比于档期“扎堆”,把影片本身做扎实更重要。“大家不用过分扎堆在一起,要让观众能持续不断有好的作品看。”
档期固然重要,合适的营销方式更是不可或缺。编剧、导演、影评人张小北介绍,《封神第一部》借助点映与路演营销大放异彩,特效厅的点映策略对电影早期口碑释放帮助非常大。
“分线发行”推动行业迎接新机遇
在《“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明确鼓励开展分线发行、多轮次发行、区域发行、分众发行等创新业务。在电影市场回暖的大环境下,分线发行正给电影产业格局带来全新的变化和可能。
万达电影综合中心副总经理兼发行部总经理邢端端表示,目前国内已经具备分线发行的市场条件,在档期高度集中的当下,分线发行可以缓解档期压力,使影片有序供应。
“分线发行可以帮助影片在市场上找到更精准的观众,让文艺片这类小众影片得到更广阔的放映空间。”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宣传推广部经理袁媛说。东方美之影业总经理讲武生也认为,对于具有鲜明特征的电影来说,分线是势在必行的举措。“未来的分线发行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影片类型逐步细化。”资深影院经理、微博2022最具影响力电影大V董文欣补充道。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影视产业专家彭侃同样认可推行分线发行的必要性。他认为,如今的分线发行只是初级阶段,未来还需要合理化档期排布,划分竞争区域,建立市场规则。(记者 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