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为数字时代基础性技术和内生型能力,人工智能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的重要变量,助推科技创新发展、产业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其引发的伦理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11月9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以及行业嘉宾相聚乌镇,围绕“人工智能助力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伦理和治理”两个议题建言献策。
人工智能“走深向实”,重塑千行百业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从监测气候危机到医学研究的突破,从打造无障碍环境到养老惠农的应用,人工智能具有改善人们生活和推动全球发展的能力,正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尼加拉瓜国家电信和邮政局局长迪亚斯认为,人工智能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将助力于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创新技术,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安全。
“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的进步,而是真正的变革。”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秘书长穆罕默德·本·阿莫认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人工智能已不再是简单的流行词而是变革的力量,它正在重塑着我们生活、工作和交流的方式。
“深度学习+大模型,正在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在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看来,当下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是深度学习和大模型,这二者具备了很强的通用性,正在赋能千行百业。与此同时,在深度学习平台和大模型平台的支撑下,人工智能也越来越具备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的工业大生产特征。印象笔记董事长兼CEO唐毅认为,在耗时较长的行业和工作中,AI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音书科技创始人兼CEO石城川11岁时因病双耳失聪,大学毕业后创建了基于AI的听障群体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听障人士的沟通现状。石城川表示,相信在AI等科技的帮助之下,全世界的听障人士都能够大胆走出去,打破学习和生活的壁垒,实现无障碍沟通,让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平等和包容。
携手推动人工智能治理,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技术突破在助力繁荣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数字鸿沟加剧、科技伦理失范等风险。
“国际社会亟待加强对话合作,不断弥合智能鸿沟和治理能力的差距,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表示,要充分考虑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回应法律、伦理层面的关切,确保为所有人创建一个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未来。
在迪亚斯看来,人工智能在监管以及与国家法律框架、人权、伦理等方面迎来了新的挑战。他认为,所有参与人工智能的主体都必须从多学科、综合、多极、灵活和动态的角度来对待网络安全这一问题,防止人工智能加剧人与人之间因性别、种族、年龄、财富、宗教、政治等多重因素而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使得社会的信任得到了重大的挑战。我们应负责任地发展,适度地使用。
“我想要强调人工智能领域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今天,愈发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区域与全球协作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创造负责任的AI技术未来所必需的。”穆罕默德·本·阿莫说。
以负责任的态度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不仅十分必要也愈发紧迫。为此,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建了人工智能工作组。在会上,发布了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工作组编撰的《发展负责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报告及共识文件》,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态势,总结了全球优秀的实践经验。报告呼吁,发展负责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始终致力于增进人类福祉,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来源 | 光明网
编辑:穆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