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杭州圆满闭幕。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数字技术充分应用,科技之光闪耀赛场内外。令人印象较为深刻的当属“数字火炬手”。这是亚运会史上第一次“数字点火”,也是裸眼 3D 技术、现实增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完美结合。
图源:CCTV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言,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
如今,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兴科技正以不同形式渗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也开始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全方位数字化和可视化能力,通过文艺作品展现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集体想象和共性内容,并使这样的作品成为文化艺术表达的“新使者”。
如果通过网络在屏幕前收看亚运会开幕式,观众会看到升起的孔明灯、立体奔涌的钱塘潮、仿佛跳出屏幕的可爱吉祥物……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应用更为丰富成熟的AR技术,与体育元素、亚运氛围及中华文化相融相合,呈现给全亚洲一场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
图源:CCTV
在亚运会闭幕式上,“数控草坪”近4万个发光点,融合AR技术打造沉浸式“最美花园”,留下珍贵“杭州亚运记忆”;“数字火炬人”再次亮相,共同见证温暖瞬间……
图源:新华社
除了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上的各种科技盛宴,近些年,前沿技术应用在文艺舞台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艺术科技(Arts Tech)探索方面领先的芬兰国家歌剧院及芭蕾舞团,于2019年公布“超凡歌剧”(Opera Beyond)项目,探索新技术与表演艺术的融合。该院2020年推出的沉浸式互动歌剧《拉娜》(Laila)打破传统歌剧的概念与模式,参与者在主角“拉娜”的引领下,透过各种科技探索故事,直面对于科技和未知的希望、恐惧、焦虑,参与者的现场回应将与人工智能合力推进故事发展。
沉浸式互动歌剧《拉娜》剧照。图源:新京报
英国“元戏剧”剧团(Metatheto Theatrical)编演的由ChatGPT创作的戏剧作品《戏AI》(Play AI),于今年4月公演。为了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在辅助创作方面的潜力,主创团队还使ChatGPT针对灯光、音响和舞美等方面提出建议。该剧导演表示,“我们希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成为业内人士工作的增幅器。”
《戏AI》(Play AI)海报。图源:中国国家大剧院网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新修订的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评奖规则明确,由人工智能参与辅助创作的音乐作品有资格参加该奖项评选,但奖项不会颁发给人工智能生成的部分。
图源:pixabay
数字技术逐渐为全球文化发展装备了新的“发动机”,多国在促进文化数据开放、打破数字标准壁垒、推动文化数据再利用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图源:pixabay
2018年,英国在国家数字发展的整体布局下,出台“文化即数字”(Culture is Digital)战略,旨在利用数字技术吸引文化受众,提高文化组织技能与数字能力,在文化领域提高数字技能、数字参与和释放数据的力量。
基于该战略,英国皇家歌剧院还推出“观众实验室”项目,与数字技术和学术部门合作,探索未来数字空间中的沉浸式编舞、体验现场表演等内容。
英国皇家歌剧院演出场景。图源:百度
2021年7月,德国文化与媒体国务部发布《数字变革中的文化:联邦政府对传播、理解和沟通的认识》。该报告充分支持文化数据的开放,强调打破文化机构与部门之间的壁垒,增进合作、互惠互利也被视为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此外,该报告特别强调了文化数字化转型的基本价值观要求,即“警惕算法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歧视与偏见”,避免陷于数字文化“茧房”,损害文化多样性。
图源:pixabay
中国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特别强调,国家对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从事新闻出版、影视制作、文艺创作等活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以一种更规范、更智慧的方式服务于生产生活,也包括文艺领域。
作为一项新技术,如何将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挑战转化为激发创作的新机遇,是当代文艺创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并不断探索的课题。对文艺从业者而言,与其“坐等”科技赋能,抑或沉浸在面对新技术的焦虑中,不如主动出击,或许能找到和谐共处、彼此成就的答案。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撰文:孔繁鑫 编辑:穆子叶、李飞 光明网出品
参考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新京报、国家大剧院网站、《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封面新闻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光明网数字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