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为兼具艺术性与真实性的视觉表达方式,纪录片具有独特的文化感召力,日益成为讲述中华文化时代风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创作观念上不断更新,题材类型日趋丰富,美学风格多种多样,中外合作模式也日益多元,取得了多方面“出海”成果。
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通过纪录片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加快构建纪录片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如何借助纪录片的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在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期间,围绕中国纪录片“出海”面临的一系列重要课题,众多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多视角共情展示立体中国
由20余位来自全世界、生活在北京的人物故事,讲述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北京中轴线主题纪录片《京之轴》,以国际传播视角展现了一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故事;《勇敢者的征程》邀请探险家追溯中国革命征程上5个重要历史节点,重现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历史场景;观众跟随《行进中的中国》,探寻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中国制造”和新消费经济模式助力中国经济内循环及中国如何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问题……在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现场可以看到,我国纪录片国际传播领域捷报频传。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 周继红
“纪录片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和国家相册,随着内容的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智能化发展,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周继红表示。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表达内容、表述话语及价值内涵,也为中外文明互鉴与世界文明多样性交流带来新话题、新理念。对此,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愈加直面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向世界展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成就,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胡正荣
通过纪录片丰富“中国叙事”,重点在哪?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认为,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中,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当代价值。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 卢辉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卢辉提到,应遵循国际传播规律,通过视听精品推动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更好的融通感情,从而做到增进了解、建立互信。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 王冬梅
“国外受众想从纪录片中了解中国——当面临类似的问题时,中国人是怎么解决的,是如何面对挑战的,又是如何追逐梦想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冬梅表示,纪录片立足于真实表达阐释中国思路、中国方案、中国主张,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各国人民对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 朱新梅
而在纪录片的创作当中选择普通人作为主角,也能够增加纪录片的可信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朱新梅提到,以“小切口”关心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所关注的事,更能引发各国人民的情感共鸣和和思考,并将获得持续关注。
多平台多途径抵达海外受众
虽然电视台仍是纪录片“出海”的第一市场主体,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中国纪录片通过新媒体传播至世界观众,网络视听平台也已成为国际传播的主渠道。
在纪录片“走出去”的新路径方面,周继红表示,要推动纪录片从主题、内容、形式等方面在海外全面触网,形成“长、短、微”纪录片协同出海,打造纪录片海外融合传播矩阵。此外,鼓励中国视听机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本土化运营合作,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打造覆盖全球的视听平台,为纪录片海外传播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如《大上海》不仅在多个海外电视台播出,还同步推送至Youtube等海外视频网站平台,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腾讯视频纪录片平台通过“风味”系列纪录片的品牌效应,借助Netflix的版权购买进行国际传播,已在190余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主人公保罗·萨洛佩科通过14个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同步发布在中国徒步的所见所闻,发出900余条推文,触达了数亿海外用户。
“创办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承办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持续开展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设立提升国际传播力专项资金和项目库,着力推进译制基地和‘走出去’示范之路建设,与芬兰、希腊雅典等城市签署视听合作协议。阿拉伯广播联盟与北京市广电局签署关于视听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首次实现与区域性视听国际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卢辉介绍,近年来,北京坚持全球视野、国家站位、首善标准,持续推动视听国际交流。同时,2022年底,北京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北京新视听国际传播工作的实施意见》,成为了全国首个视听国际传播专项政策。
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心主任 严崴
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心主任严崴也提到,连续5年在欧洲举办的“魅力北京”纪录片展播活动,推动了众多北京广播电视台生产的优秀纪录片在欧洲播出,助力纪录片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搭建起桥梁。
技术赋能创新表达“圈粉”世界观众
在全球化背景下,数字技术持续融合演进、集成创新,为视听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分发等各环节提供了新解决方案,扩展了新表现形式、应用场景。纪录片创作者不仅可以在叙事层面继续打磨钻研,还可以进一步将叙事与新兴技术结合,在纪录片的艺术表达上不断取得突破。
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数字文化推广部主任、国家二级导演 崔凯
“世界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词语使用习惯,我们不一定知道,但人工智能可以辅助翻译,生成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内容,这是推动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AIGC。”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数字文化推广部主任、国家二级导演崔凯介绍,人工智能也可基于大数据进行受众分析,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受众喜欢看什么。此外,借助人工智能辅助纪录片制作,能够从脚本拆分、辅助视频剪辑、音乐音效创作、丰富视觉效果等方面,使用AI工具提高创作效率,并实现更深层次叙事。
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新技术的创新表达。近年来,让作品融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成为“出海”纪录片创作新趋势。《世界遗产漫步》将传统解说词变为角色代入式的对话,让观众足不出户便可“漫步”于世界遗产风景中;《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引入“桌面电影”概念,透过多屏“视窗”叙事,从心理和感官上调动观众的兴趣;《古墓派·互动季》让观众体验一场“探案”之旅,不仅要通过点击屏幕“做选择题”,还要长按屏幕拍摄X光片、拼接关键证据;《古籍寻游记》则用上VR设备,以更沉浸的方式体验古籍记载的历史,让古籍真正“活”起来。从行为互动到心理互动,当下的创作使传统单向度的观看场景变成动态交互的体验场景,并深化观众情感、思想的参与,对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产生更深切的关注和更全面的了解构建了中国创作者、纪录片与世界观众的新型关系。
“这些纪录片更好地利用了互动的技术环境,也拥有了更多的艺术表达可能性和可行性,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多姿多彩,可以看出技术的进步为纪录片带来了革新,带来了新的时代。”王冬梅说。(光明网记者 孔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