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两会期间,国际舆论聚焦中国。境内媒体报道方式的多样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带世界了解不一样的中国。许多媒体把新购置的报道设备、新开设的新媒体栏目放在会议期间亮相,收获了境内外极高的关注度。我们一起盘点一下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招”。
图源:新华社
“虚拟主播”成亮点
不可否认,虚拟数字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重构诸多行业。
虚拟数字人可分为虚拟主播、虚拟化身、虚拟员工、虚拟偶像,在传媒领域以虚拟主播的应用居多。虚拟主播的出现可有效替代部分真人播报服务,减少培养周期及成本,降低人设崩塌概率,且可达到对新闻报道的全时空参与。
今年,多家媒体推出虚拟主播产品,卡通、真人风格均有涉及,成为中国两会媒体报道的一大亮点。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推出两会特别节目“数字主持人带你走进两会健康策”,首次应用数字主持人引擎技术与真人实时互动,探寻两会健康策系列直播台前幕后,创新对话协作团队,体验虚实结合新形式。
图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在检察日报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位“帅哥”主播,他是检察日报社精心打造的数字主持人。短短几天,“检博”已经活跃在未成年人检察题材情景剧《假如交换人生》、“检博探两会VLOG”等多档法治视频节目中,高颜值、极强亲和力与其专业、活泼的播报方式吸引了许多网友的关注。
图源:检察日报
“检博”以真人法治主播为原型打造,引入人脸融合技术生成全新形象,通过深度学习真人真实音频、视频数据,采用智影超写实数字人建模、多模态识别及生成、实时面部动作生成及驱动、迁移学习等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而生成。
两个虚拟主播同框的画面你见过吗?今年,《小观·阿央两会下午茶》视频栏目里就出现了两位虚拟主播同台的场景。她们分别是川观新闻数字记者小观和来自北京的数字人阿央。两位虚拟主播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巧妙汇合拆盲盒、姐妹下午茶等“网红”元素,以年轻化、破次元、有格调的姿态,报道两会主旋律话题,吸引年轻用户关注两会。
图源:四川在线
此外,央视网的数字虚拟主播“小C”、中国日报的“元曦”、中国青年网的青小霞、大河网的河宝等,都在彰显数字虚拟行业方兴未艾。
图源:四川在线
“元宇宙” 打造360°两会体验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迅速,在核心技术愈加成熟的条件下,元宇宙已经能够从概念走向台前。
中国移动咪咕以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为原型,打造首个全国人大代表比特数智人,用数实融合的技术力量赋予代表履职新方式。
图源:新华社新媒体
他可以在“鼓浪屿元宇宙”中走访,与岛上居民深入交流、收集建议;也可以在“元宇宙人民大会堂”为两会建言献策,邀请更多年轻人加入中国建设队伍中来,他和“他”共同向世界传递两会声音。
图源:新华社新媒体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等指导的《两会看检察元宇宙》,让读者可以进入元宇宙,自由穿梭时空,360°沉浸式体验,“聚焦检察工作,一览为民风采”。
图源:检察日报
封面新闻推出“元里”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让用户化身虚拟人,一键云游封面特色报道和融媒产品。“元里”使用WebGL 3D技术,操控小封“步行”至展区前,轻触想进入的空间,无需跳转等待,便能立即与场景进行交互。
图源:封面新闻
AI/VR加持下的别样“视”界
5G+4K、AI、VR甚至是XR等“黑科技”,正成为两会报道的助推器,不仅能丰富报道的形式,使报道内容更具吸引力,还增强了报道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今年,央视网推出借助VR设备,绘制中国未来图景。相比于传统的三维建模工具,用VR工具作画更像是在塑造雕塑,它让创作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的前后左右等各方向绘画,甚至走入作品内部进行调整修饰,营造了一种“人在画中游”的体验。
图源:央视网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出当日,光明网梳理其中对2023年重点工作的展望,运用AI绘画技术,制作“一镜到底”式创意短视频《【AI绘报告】2023,“拼”出新蓝图》,通过交互式图表和创意图构建的大美中国。
图源:光明网
河南日报利用全新AI图像算法等多项硬核“黑科技”,实现异地同框,完成跨场景的实时交互,把“隔空对话”变成“面对面”交流。
图源:大河网
在深度数字化的背景下,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越来越视觉化、游戏化、剧场化,一种新型的新闻文化已然形成,未来将更多影响人类信息生活。你准备好了吗?
审核:张宁 策划:李政葳 撰文:李飞 编辑:穆子叶
参考|新华社新媒体、检察日报、中国记协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央视网、中工网、光明网、大河网、澎湃新闻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光明网数字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