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县域作为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是生产用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县域绿色化发展与“双碳”目标高度契合。
当前,县域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也是由规模带动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关键时期,能源结构绿色化水平不高、节能技术创新有待提高、绿色装备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新一轮的发展建设中,县域工业绿色化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靶向目标,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扎实有力推进县域绿色发展是未来较长时期内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县(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围绕促进工业(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结合县域工业绿色低碳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充分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延续性和公平性,形成能源利用、科技创新、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绿色经济5大维度,分别从能源消费水平、能源消费结构、节能环保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工业固废利用、工业三废处理、新能源使用情况、区域绿化程度、空气优良程度、产业发展水平、产业集约程度等角度进行考量,选取形成了15个评价指标的中国县(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得出我国2022年绿色百强县(市)(如表1)。总体来说,绿色百强县(市)呈现出以下特点:
能源消费总量处于合理区间,能效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2022年中国绿色百强县(市)含77个县级市和23个县,GDP合计达到9.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合计超过4万亿元,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合计为3.2万吨标准煤,全社会用电量合计为6980亿度,能源消费与工业发展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绿色百强县(市)的平均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为4.5%,远高于全国下降率,且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全国水平相当,能源消费强度控制的较为合理。
经济发展有效支撑绿色转型,东部绿色百强县(市)占比过半。
2022年中国绿色百强县(市)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从区域看,东部入围县(市)63个,是绿色化县(市)的最大聚集地,十强中占据8席;中部入围28个,西部入围8个,东北地区入围1个。从省份看,江苏、浙江的绿色百强县(市)数量位居各省份的前列,2022年江苏入围25个,浙江入围18个,合计占比超4成,在17个省(区、市)中尤为突出。
技术创新提供绿色发展动力,绿色投资力度仍待增强。
在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装备、绿色技术改造等方面,有超四成县(市)的绿色发明授权在200个以上,有超五成县(市)绿色实用新型授权在1000个以上,其中昆山市的绿色发明授权和绿色实用新型授权数量均位居第一并大幅领先第二名。节能环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5%的县(市)仅有26个,用于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项目等的绿色投资力度仍待进一步增强。
环境治理水平整体较高,不断筑牢生态文明根基。
绿色百强县(市)的PM2.5均较同期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5.13%,其中,安徽省的肥东县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0%以上。绿色百强县(市)的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的平均水平为40.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温岭市、晋江市等6个县(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有16个县(市)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有83个县(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十四五”时期正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然而部分县域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重化石的能源结构不合理、低碳新兴产业续接不足、绿色节能改造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亟待补强。
为推动县域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可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打通“两山”转换通道,让“绿水青山”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鼓励西部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减少东西部差距,实现区域间互补融合。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推进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招引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加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县域范围内空间资源、生态资源的规划和利用,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件基础。建立碳与生态协同管理机制,严格限制生态红线区域的开发建设,保护提升自然碳汇能力。建立碳与控污协调管理机制,探索搭建县域新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三是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升级,降低县域工业使用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电力、天然气供给基础设施县域覆盖率。推动各类工业制造的绿色节能改造和低碳转型,大力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低碳、零碳技术。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公共建筑、矿山修复等各类资源,全面推动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四是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和设备,“倒逼”工业企业将资源环境成本计入生产成本,加速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和可再生循环进程。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探索推动低碳技术创新,重点关注发电、工业、交通等相关领域减碳技术的创新发展。